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體育館內,28,000 片骨牌依序倒下,秀出「美科 20 周年,2024 碳中和」的字樣,全場掌聲雷動。
人群中,艾瑪絲永續長簡秀芬(Mimi)眼眶微微泛紅,彷彿回望著 20 年前白手起家的自己,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。
創業,是從有限資源裡找到改變的施力點
Mimi 自幼在單親家庭中成長,靠打工支撐學費;先生 Eric 則在大學時家中瀕臨破產,被迫重新規劃人生。
2003 年,兩人在狹小的辦公室創業,「前 10 年,我們都在為了發薪水而努力,但一直想把相信的事情做好。」如今談起這段歷程,Mimi 已能輕鬆一笑,也因為深刻體會過資源的匱乏,他們更懂得「給予」的意義。
比如艾瑪絲的明星商品捷利爾淨化液,最初只是讓長期受頭皮問題困擾的客戶與親友試用,兩週後回訪時,他們才驚覺產品的影響力 – 因頭皮屑滿肩而自卑的乾癬患者,因脂漏性皮膚炎而被排擠的的孩子,都因為症狀改善而帶著久違的笑容回訪。
「那一刻,我們才真正意識到,一瓶洗髮精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道路。」Mimi 深刻體會到,品牌的價值不僅在於銷售產品,更在於帶來改變。
這份關懷與同理也延伸至環境。一次淨灘活動中,他們被堆滿塑膠廢棄物的海岸震撼,「剛好我們就是做家用品的,如果源頭控管得宜、回收機制完善,或許情況就不會如此。」Mimi 更加確信艾瑪絲應該承擔的企業責任。而在聽到 KPMG 董事總經理提及「5 年內,地球暖化將觸及 1.5°C 臨界點」時,她心頭一震,意識到這不僅是科學家的警告,更是孩子即將面對的現實。
於是,他們開始行動。
碳中和的挑戰:數據、內部阻力與供應鏈的磨合
歷經淨灘的震撼教育後,他們決定投入回收材料的研發,歷經無數次試錯,終於打造出象徵減塑承諾的「缺角瓶」。
但這只是開始。申請 B 型企業的過程讓他們深刻理解,永續不只是單點行動,而是企業的全面承諾,面對迫在眉梢的環境議題,他們決心啟動「碳中和」計畫。
「真的投入之後,才發現要達成真的不容易!」Mimi 表示,邁向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,但商品原料繁多,碳足跡數據有限,供應商必需層層追查原廠,導致流程冗長,內部甚至出現「這真的太花時間了,我們可不可以少提供一些數據?」、「能不能晚一年再執行?」的聲音。
面對這樣的壓力,Mimi 並未強硬推動,而是以其他完成碳盤查的國際企業為例,強調這不僅是企業責任,更是市場競爭關鍵。
供應鏈的阻力更大,傳統產業夥伴對碳數據陌生,加上當年國際碳足跡資料庫尚未成熟,即便選擇環保原料,也難以取得準確數
據。「說實話,我很感謝供應商,因為如果角色對調,我也會覺得麻煩。」Mimi 與團隊一方面鼓勵供應商循序減碳,一方面透過評鑑制度提升合作誘因,最終建立起雙方共融的永續默契。
「以為綠電很貴,但只要對地球好,這成本可以接受!」
艾瑪絲自 2021 年完成 ISO 14067 產品碳足跡、2023 年完成 ISO 14064 溫室氣體盤查後,鎖定排碳熱點,從「永續產品服務」與「組織營運」兩方面推動減碳,優先選用低碳原物料、導入節電與綠電等措施,逐步落實變革。
這樣的努力也帶來顯著成果-母公司美科的中和總部 2024 年綠電使用率突破 50%、廢棄物減少 25%、碳足跡更降幅達 70%。而推動減碳的關鍵之一,就是能源轉型。
艾瑪絲最初接觸綠電,竟是誤打誤撞。當時參加新北市「節電式預算案」,為了爭取獎金,團隊發揮創意,比如設計節電娃娃、推出夜光路跑、巡迴藥局、沙龍年會等實體活動,以及燈泡傳情等線上活動宣導節電,甚至讓同事穿上蜘蛛裝跳節電舞,結果竟然拿下第一名!
這場意外的勝利,加上跟 B 型企業夥伴與綠色和平組織的共同倡議,簽署 RE10X10,讓艾瑪絲順勢踏出使用綠電的第一步。「本來以為綠電很貴,結果多方詢價後,發現只是從 3 萬變 4 萬 5,對地球好的事,這樣的成本完全可以接受啊!」Mimi 堅定地說。
2020 年,艾瑪絲正式承諾使用綠電,2021 年即達成 10% 使用率,展現高度行動力。隨著碳中和計畫推進,綠電比例持續提升,目標直指大型企業承諾的「RE100」(100% 再生能源),期望 2030 年全面達標。
永續,是現在更是未來
雖然剛推動碳中和時面對各方壓力,但艾瑪絲團隊歷經 1,000 天的努力與合作,終於在 2024 年達成「PAS 2060 組織碳中和」,也讓他們寫下別具意義的里程碑,成為台灣第一間達成碳中和的髮品類 B 型企業。
這不只是階段性任務的完成,更是對未來的承諾。Mimi 表示,艾瑪絲將持續導入 ISO 14068 碳中和標準,並迎接 B 型企業新標準的挑戰。她也鼓勵有志於永續的企業由內部著手,確保決策層支持、投入專責人力,並與供應商積極溝通。
「一定要有專責窗口去溝通,並由高階主管帶動,這樣才會有效果。」Mimi 強調,當企業內外的瓶頸突破後,若資源允許,更推薦導入系統,降低碳排檢視的時間成本,讓永續成為日常管理的一環。
至於企業該如何讓消費者對永續「更有感」?Mimi 笑說:「我們盡可能把數據轉化成具體影響,比如減碳能拯救多少座森林、為多少生物創造棲息地,這些故事比冷冰冰的數字更能觸動人心。」她相信,當消費者意識到負責任消費的價值,願意選擇對自己、家人、環境更友善的產品,企業的努力最終也會獲得市場回應。
站在「2024 碳中和」的成就面前,Mimi 明白這一切並非偶然,「難的往往是『從零到一』的第一步,但只要方向對了,就一定能走到終點。」就如同 20 年前和 Eric 攜手創業,從同理心走向碳中和的旅程,每一步都走得踏實,不曾止步。
下載完整版《2025 永續故事書》,收集各章節的「缺角符碼」,就能拼湊出隱藏版官網折扣碼 $200。
這份小驚喜,想陪你在永續路上多一點溫柔。
關於頭皮保養的分享、永續行動的響應、缺角照顧議題的倡議